GB 23200.5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前 言
本标准代替SN/T 2237-2008 《进出口食品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残留量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标准与SN/T 2237-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文本格式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文本格式;
—标准名称和范围中“出口食品"改为“食品";
—标准范围中增加“其它食品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N/T 2237-200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11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残留量(见附录A)的制样和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苹果、梨、葡萄、甘蓝、黄瓜、蘑菇、橙汁、茶饮料、大米、板栗、牛肉、猪肉、鸡肉、鸡蛋和牛奶等食品中11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测定。包括嘧菌酯、醚菌胺、嘧螨酯、氟嘧菌酯、醚菌酯、苯氧菌胺(Z、E两种构型)、肟醚菌胺、啶氧菌酯、吡唑醚菌酯和肟菌酯,其它食品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ke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dan)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xian量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原理
试样用有机溶剂超声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系统净化,洗脱液浓缩并定容后,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4 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符合GB/T 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
4.1 试剂
4.1.1 甲苯(C7H8):色谱纯。
4.1.2 环己烷(C6H12):色谱纯。
4.1.3 乙酸乙酯(C4H8O2):分析纯。
4.1.4 乙腈(C2H3N):色谱纯。
4.1.5 甲醇(CH4O):色谱纯。
4.1.6 三氯jia烷(CHCl3):分析纯。
4.1.7 氯化钠(NaCl),分析纯。
4.1.8 无水硫酸钠(Na2SO4),分析纯。用前在650℃灼烧4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备用。
4.2 溶液配制
4.2.1 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取100mL环己烷,加入100 mL乙酸乙酯,摇匀备用。
4.3 标准品
4.3.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标准物质:参见附录A。
4.4 标准溶液配制
4.4.1 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杀菌剂标准品50 mg(精确到0.1 mg),用甲苯溶解、转移至50 mL棕色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该溶液浓度为1 mg/mL。-18℃以下避光保存,保存期为12个月。
4.4.2 标准中间液:吸取1.00 mL。标准储备液,移入100 ml。棕色容量瓶,用环己烷-乙酸乙酯定容,该溶液浓度为10 µg/mL。0℃~4℃避光保存,保存期为1个月。
4.4.3 标准工作液:吸取一定量标准中间液,用环己烷-乙酸乙酯稀释至所需浓度,使用前配制。
5 仪器和设备
5.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配有电子轰击离子源(EI源)。
5.2 凝胶色谱净化系统(GPC)。
5.3 分析天平:感量0.01 g和0.0001 g。
5.4 均质器:最大转速20 000 r/min。
5.5 离心机:最大转速5 000 r/min。
5.6 旋涡混匀器。
5.7 鸡心瓶:100 mL。
5.8 塑料离心管:50 mL。
5.9 氮吹仪。
6 试样制备与保存
6.1 试样制备
6.1.1 水果和蔬菜类
抽取苹果、蘑菇、黄瓜等水果或蔬菜样品约500 g,将其切碎后,用捣碎机将样品加工成浆状,混匀,均分成两份作为试样,分装入洁净的样品瓶内,密闭并标明标记。
6.1.2 粮谷和坚果类
抽取大米等粮谷和板栗等坚果类样品约500 g,,将其用粉碎机粉碎并通过2.0 mm圆孔筛,混匀,均分成两份作为试样,分装入洁净的盛样袋内,密闭并标明标记。
6.1.3 肉类及动物内脏
抽取牛肉、鸡肉、猪肉等样品约500 g,切碎后,用捣碎机将样品加工成浆状,混匀,均分成两份作为试样,分装入洁净的样品瓶内,密闭并标明标记。
6.1.4 蛋类
抽取蛋类样品约500 g,去壳,用捣碎机将样品加工成浆状,混匀,均分成两份作为试样,分装入洁净的样品瓶内,密闭并标明标记。
6.1.5 饮料和奶类
抽取饮料和奶类样品约500 g,混匀,均分成两份作为试样,分装入洁净的样品瓶内,密闭并标明标记。
注:以上样品取样部位按GB 2763附录A执行。
6.2 试样保存
粮谷类、坚果类等试样于0℃~4℃保存;新鲜水果、蔬菜类和肉、蛋、奶类和饮料等试样于-18℃以下冷冻保存。
在制样的操作过程中,应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
7 分析步骤
7.1 提取
7.1.1 水果、蔬菜、饮料类样品
将制备好的试样在室温下解冻后,放置约30 min。称取15 g混匀的试样(精确至0.01 g)于50 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5g氯化钠,旋涡混匀1 min,加入30 ml环己烷-乙酸乙酯,再旋涡混匀1 min,超声波提取10 min,以4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过填装有5 g无水硫酸钠的漏斗,分取20 mL滤液(相当于10 g样品)放入鸡心瓶中。40℃以下旋转浓缩至近干。
7.1.2粮谷类样品、坚果类样品
取出制备好的试样,在室温放置约30 min。称取15 g混匀的试样(精确至0.01 g)于50 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5g氯化钠,再加入30 ml乙腈,旋涡混匀1 min,超声提取30 min,以4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过填装有2g无水硫酸钠的漏斗,分取20 ml滤液(相当于10 g样品)放入鸡心瓶中。40℃以下旋转浓缩至近干。
7.1.3 肉类和动物内脏
将制备好的试样在室温下解冻后,放置约30 min。准确称取15 g混匀的试样(精确至0.01 g)于50 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5 g氯化钠旋涡混匀1 min,静置10 min,再加入30 mL乙腈,超声提取30 min,以4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过填装有5g无水硫酸钠的漏斗,分取20 ml滤液(相当于10 g样品)放入鸡心瓶中。40℃以下旋转浓缩至近干。
7.1.4 蛋类、奶类样品
将制备好的试样在室温下解冻后,放置约30 min。准确称取10 g混匀的试样(精确至0.01 g)于50 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5 ml甲醇、约10 g无水硫酸钠以及20 ml三氯jia烷,旋涡混匀1min,振荡20 min,以4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用移液器吸取下层三氯jia烷相,过填有5g无水硫酸钠的漏斗,收集于鸡心中。再加入20 ml三氯jia烷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二次提取。用20 ml乙腈冲洗漏斗和无水硫酸钠若干次。合并滤液于鸡心瓶中,40℃以下水浴减压浓缩至近干。
7.2 净化
7.2.1 用4 mL环己烷-乙酸乙酯溶解鸡心瓶中残留物,转移至GPC进样瓶中,供GPC净化用。
7.2.2 GPC条件:采用bio beads( S-X3)凝胶净化柱,流动相为环己烷乙酸乙酯,流速4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体积为2 mL。在第15 min~20 min时间段内收集洗脱液至鸡心瓶中,或根据淋洗曲线确定收集时间段。
7.2.3 浓缩:将鸡心瓶中收集的洗脱液在40℃以下浓缩至近干。
7.2.4 溶解:用1.0 mL环己烷-乙酸乙酯溶解鸡心瓶内残留物,转移到GC进样瓶中,供GC-MS检测。
7.3 测定
7.3.1 气相色谱分析参考条件
a) 色谱柱:HP-5 ms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i. d),膜厚0.25 µm,或相当者;
b) 色谱柱温度程序:160℃保持1 min,以15℃/min上升至280℃,保持4 min,以10℃/min上升至300℃,保持10 min。
c) 载气程序流速:0.8 mL/min保持10 min,以0.5 mL/min上升至1.5 mL/min,保持12 min;
d) 进样口温度:280℃。
e) 质谱仪接口温度:280℃。
f) 载气:高纯氦气,纯度≥99. 999%。
g) 进样方式:无分流进样,1.5 min后开阀。
h) 进样量:2.0 µL。
i) GC-MS接口温度:280℃。
7.3.2 质谱分析参考条件
a) 电离方式:EI。
b) 电离能量:70 eV。
c) 四极杆温度:150℃。
d) 离子源温度:230℃。
e) 检测方式:选择离子模式( SIM)。
f) 监测离子(m/z):11种杀菌剂的选择监测离子见表1。
g) 溶剂延迟:6 min。
7.3.3 定性测定
在上述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下,11种杀菌剂的参考保留时间约为7.9 min-15min(见表1)。标准品的选择离子监测GC-MS图参见附录A中图A.1。
样品溶液按照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条件进行测定时,如果检出的色谱峰保留时间与标准溶液中某杀菌剂相一致,并且在扣除背景后的样品质谱图中,所有选择离子均出现,而且所选择的离子丰度与标准品的离子丰度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见表2),则可以判断样品中存在这种杀菌剂。如果不能确证,应重新进样,以扫描方式(如果有足够的灵敏度)或采用增加其他确证离子的方式来进一步确证。
7.3.4 定量测定
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根据杀菌剂的含量情况,选取峰面积相近的标准工作溶液一起进行色谱质谱分析。标准工作溶液和待测样液中杀菌剂的响应值均应在检测的线性范围内。对标准工作溶液和待测样液等体积参插进样测定。
7.4 空白实验
除不称取试样外,均按上述步骤进行。
8 结果计算与表述
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工作站处理软件中的外标法,或按式(1)计算样品中各杀菌剂的含量:
式中:
X——样品中杀菌剂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A——样液中杀菌剂的色谱峰面积;
Ao——空白实验中杀菌剂的色谱峰面积;
As——标准溶液中杀菌剂的色谱峰面积;
Cs——标准溶液中杀菌剂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V——样液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开(mL);
m——最终样液所代表的样品量,单位为克,g。
注:计算结果须扣除空白值,测定结果用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 精密度
9.1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与其算术平均值的比值(百分率),应符合附录D的要求。
9.2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与其算术平均值的比值(百分率),应符合附录E的要求。
10 定量限和回收率
10.1 定量限
本方法中,11种杀菌剂在不同基质中的定量限详见附录B。
10.2 回收率
本方法中,11种杀菌剂在各种食品基质中的回收率详见附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