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5759-2022 番茄酱罐头中番茄红素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更新时间:2023-10-20      点击次数:133

QB_T 5759-2022 番茄酱罐头中番茄红素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5759-2022

番茄酱罐头中番茄红素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of lycopene in canned tomato paste-HPLC method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罐头分技术委员会(SACTC 64/SC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新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粮新疆屯河加工番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新疆冠农果茸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仲测计量研究院有限公司、漳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中国罐头工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正武、仇凯、方荣谦、张维、东思源、柴平海、高静、何旻霞、谭奇敏、刘中海、吴二豪、王登飞、晁曦、常迪、童跃聪、孙字、戚晨晨、高红波、崔海滨、肖莉、杨伟敏、陈泳、陈其钢、申玥琦、张国玉、周璇、张宇聪、赵娅鸿。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茄酱罐头中番茄红素含量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番茄酱罐头中番茄红素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试样在碱性溶液中皂化,经盐酸溶液中和至中性,用有机溶剂萃取试样中的番茄红素,合并有机相并进行浓缩,经C30色谱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

 

5试剂

  除另有说明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5.1 甲醇(CH3OH):色谱纯。

5.2 甲基叔丁基醚(C5H12O):色谱纯。

5.3 二氯甲烷(CH2Cl2)。

5.4 浓盐酸(HCl)。

5.5 无水乙醇(C2H6O)。

5.6 氯化钠(NaCl)。

5.7 氢氧化钠(NaOH)。

5.8 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

5.9石油醚:沸程60~90℃。

5.10番茄红素标准品(CAS 502-65-8):包含13z-番茄红素、9z-番茄红素、全反式-番茄红素、

5z-番茄红素混合物,有证标准物质,纯度大于95%

5.11 氢氧化钠溶液(0.5 mol/L):称取20g (精确至0.01g)氢氧化钠(5.7)于500 mL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待溶液恢复至室温后,转移至1 00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5.12盐酸溶液(0.6 mo/L):准确量取25.0mL浓盐酸(5.4)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并定容至刻度。

5.13 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二氯甲烷溶液(5g/L):准确称取0.5g(精确到0.01 g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5.8)于烧瓶中加适量二氯甲烷(5.3)溶解,转移至100 mL棕色容量瓶中,用二氯甲烷(5.3)定容至刻度。

5.14番茄红素标准储备溶液(100 mg/L):分别准确称取5 mg(精确至0.1 mg)番茄红素标准晶(5.10)和10mg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5.8)(精确至0.1 mg)于烧杯中,用少量二氯甲烷(5.3)溶解,完全转移至50 mL棕色容量瓶中并定容刻度,-20℃避光保存,24 h内可使用。

5.15番茄红素标准溶液: 量取1.0 mL VA)番茄红素标准储备溶液(5.14),置于50mL VB)棕色容量瓶中,加入5.0 mL无水乙醇(5.5)和5.0ml 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二氯甲烷溶液(5.13),用石油醚(5.9)定容,混匀后将溶液置于1 cm比色皿中,以石油醚(5.9)作空白对照,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472 nm处测定吸光度。吸光度应控制在0.3~0.7,否则应调整溶液浓度,再重新测定吸光度。番茄红素标准溶液质量浓度ρst,按公式(1)计算:

image.png

  式中:

  ρst——番茄红素标准溶液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Amax——番茄红素溶液在472 nm附近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

  D——稀释因子(VE/VA);

  10 000——浓度换算因子;

  3 450——番茄红素的吸光系数。

5.16番茄红素系列标准工作液:分别准确量取0mL0.05 mL0.1 mL0.2 mL0.4 mL0.8 mL1.0 mL番茄红素标准储备溶液(5.14),用二氯甲烷(5.3)定容至10 mL,得到质量浓度为0μg/mL0.5μg/mL1.0μg/mL2.0μg/mL4.0μg/mlL8.0μgmL10.0μg/mL的番茄红素系列标准工作溶液,现配现用。

  番茄红素系列标准工作液浓度按照标定的实际浓度计算,标准曲线浓度范围可根据标定浓度适当调整。

 

6仪器和材料

6.1高效液相色谱仪: 配备紫外检测器(UV)。

6.2电子天平: 感量0.1 mg0.01 g

6.3磁力搅拌器。

6.4旋转蒸发仪。

6.5涡旋混合器。

6.6 振荡器。

6.7 pH计。

6.8高速离心机。

6.9有机微孔滤膜:孔径0.45μm

 

7分析步骤

7.1 样品前处理

  称取0.5g样品(精确至0.01g)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5 mL氢氧化钠溶液(5.11)溶解混匀(涡旋混合器),25℃室温皂化30 min,分别加入15mL水和2g氯化钠(5.6),用振荡器充分振荡使溶液分散均匀,用盐酸溶液(5.12)中和至pH=7.0pH=7±0.120℃,pH计),加入20 mL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二氯甲烷溶液(5.13),用振荡器振荡10 min,置于4 000 r/min高速离心机离心3 min,用玻璃吸管将下层有机溶液全部转移至250 mL圆底烧瓶中,在上层水相和残渣中加入20 mL 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二氯甲烷溶液(5.13),重复以止操作3次,直至水相和残渣无色,合并有机相。

  将圆底烧瓶中的有机溶液在40℃下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旋蒸至约2 mL,将溶液转移至10 mL的棕色容量瓶中,用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仁氯甲烷溶液(5.13)润洗圆底烧瓶至少3次,合并润洗液并定容,滤液经0.45μm有机微孔滤膜过滤,用于液相色谱检测。

7.2 仪器参考条件

7.2.1 色谱柱:C30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或性能相当者。

7.2.2流动相:A为甲醇,B为甲基叔丁基醚:三乙胺-1000.05(体积比)

7.2.3 流速:1.0 mL/min.

7.2.4 检测波长:472 nm

7.2.5 柱温:30℃。

7.2.6 进样量:10μL

7.2.7 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1 梯度洗脱程序表

时间/min

A/%

B/%

0

80

20

15

65

35

20

45

55

24

35

65

30

32

68

37

20

80

39

10

90

42

10

90

43

80

20

48

80

20

7.3 定性分析

  分别将番茄红素系列标准工作液(5.16)和经7.1制备的试样溶液进样测定,以番茄红素的保留时间定性,定性色谱图见附录A

7.4 外标法定量

  7.1制备的试样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试样中各组分谱峰面积,以番茄红素标定后的系列标准工作液浓度为横坐标,以番茄红素各异构体的峰面积和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由标准工作曲线计算试样中番茄红素的含量。

7.5 结果计算

  将样品中番茄红素的含量按公式(2)计算:

 

           image.png

  式中:

  X——桃合一样品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百克(mg/100g);

  ρ——待测溶液中番茄红素总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V——溶液的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00——换算因子;

  m——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1000——换算因子。

  测定结果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

7.6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10%

7.7检出限和定量限

  本文件中番茄红素的检出限为0.30 mg/100g,定量限为1.00 mg/100g


版权所有©2023 广州信谱徕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3051513号    sitemap.xml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