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2249-2023 塑料原料及其制品中34种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更新时间:2023-10-10      点击次数:494

SN_T 2249-2023 塑料原料及其制品中34种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2249-2023

代替 SN/T 2249-2009SN/T 2250-2009

塑料原料及其制品中34种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34 kinds of plasticizers in plastics and plastic article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SN/T 2249-2009《塑料及其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和SN/T 2250-2009《塑料原料及其制品中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文件与SN/T 2249-2009SN/T 2250-2009相比,除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及对应的英文译名;

——增加了增塑剂种类至34种;

——修改了萃取方式;

——修改了定量方式;

——增加了保留时间和相对丰度的允许偏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海关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伟亚、王成云、索彦彦。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9年首次发布为SN/T 2249-2009SN/T 2250-2009

——本次修订整合了SN/T 2249-2009SN/T 2250-2009的内容。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测定塑料原料及其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己二酸酯类、磷酸酯类、柠檬酸酯类等34种增塑剂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塑料原料及其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己二酸酯类、磷酸酯类、柠檬酸酯类等 34种增塑剂的测定。34种增塑剂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化学文摘编号和分子式见附录A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 术语与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原理

样品经乙酸乙酯超声提取,提取液用滤膜过滤后,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5 试剂与材料

5.1 乙酸乙酯:分析纯。

5.2 邻苯二甲酸酯类标准品:纯度≥97%,见附录A

5.3 己二酸酯类标准品:纯度≥97%,见附录A

5.4 磷酸酯类标准品:纯度≥97%,见附录A

5.5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标准品:纯度≥97%,见附录A

5.6 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适量的标准物质(5.2~5.5),用乙酸乙酯(5.1)配制成浓度为1 000 mg/L的标准储备液,装于棕色瓶中。在0~4下密封避光保存,有效期为3个月。

5.7 标准工作溶液:根据需要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标准储备液(5.6),用乙酸乙酯(5.1)稀释成适当浓度的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现配现用。

5.8 聚四氟乙烯滤膜:有机相针式,0.45μm

 

 

6 仪器与设备

6.1 气相色谱-质谱仪:配有电子轰击电离源(EI)。

6.2 分析天平:感量分别为0.1 mg0.01 g

6.3 可控温型超声波发生器:工作频率40 kHz,温控精度为±2℃。

6.4 玻璃具塞萃取管:100 mL

6.5 容量瓶:50 mL

 

7 分析步骤

7.1 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代表性样品,将其剪碎至2.5 mm×2.5 mm 以下,混匀。准确称取上述试样1.0 g,精确至0.01 g,置于100 mL具塞萃取管(6.4)中,加入25 mL 乙酸乙酯(5.1),于45 水浴中超声萃取30 min,提取液转移至容量瓶(6.5)中,残渣用10 mL乙酸乙酯(5.1)分2次润洗,合并提取液于容量瓶(6.5)中,用乙酸乙酯(5.1)定容至刻度,取部分样液经有机滤膜(5.8)过滤,供气相色谱-质谱仪(6.1)分析用。

7.2 测定

7.2.1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由于测试结果取决于所用仪器,因此不可能给出色谱分析的普遍参数。采用下列参数已被证明对测试是合适的:

a)色谱柱:石英毛细管柱,固定相为(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30 m×0.25 mm×0.25 μm,或相当者;

b)色谱柱温度:初温90,保持1 min,以15/min升至200,保持2 min,然后以15/min升至235,保持8 min,再以5/min升至250,保持2 min,最后以20/min升至300,保持7.33 min

c)进样口温度:250℃;

d)色谱-质谱接口温度:280

e)离子源温度:250

f)四级杆温度:150

g)电离方式:EI

h)电离能量:70 eV

i)进样量:1.0μL

j)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1.0 min后开阀;

k)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量1.0 mL/min

l)溶剂延迟:3 min

m)测定方式:全扫描模式定性,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定量(选择离子见附录B)。

7.2.2 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文件采用全扫描模式定性,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定量。将标准工作溶液(5.7),按7.2.1的条件,由低到高依次进样测定,记录定量选择离子积分峰面积,绘制标准工作曲线。按照7.2.1的条件测定样品和标准品,样品中待测物质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准品对应的保留时间偏差在±2.5%之内,且将样品谱图中被测组分监测离子的相对丰度与浓度接近的标准溶液谱图中对应的监测离子的相对丰度进行比较,相对丰度允许偏差不超过表1规定的范围,则可判定为样品中存在对应的被测物。

                                              image.png

按上述分析条件7.2.1对混合标准工作溶液5.7进行分析所得34种增塑剂的总离子流色谱图见附录C选择离子色谱图见附录D

 

8 结果计算

按式1计算试样中增塑剂的含量

 image.png

式中

X——试样中增塑剂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c1——从标准工作曲线上读取的样液中的增塑剂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c0——从标准工作曲线上读取的空白试验样液中的增塑剂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样液的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依据GB/T 8170规定进行数值修约,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低于测定低限时,试验结果

表示为未检出。

空白试验:除不加样品外,均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

 

9 定量限

己二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氧基乙酯磷酸三邻甲苯酯的定量限为20.0 mg/kg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磷酸三对甲苯酯磷酸甲苯二苯酯己二酸二2-丁氧基乙基13-二氯异丙基磷酸酯的定量限为50.0 mg/kg本文件所列其他增塑剂的定量限为10.0 mg/kg

 

10 回收率

在试样中分别添加低3个浓度水平的34种增塑剂混合标准工作溶液进行回收率分析回收率为82%~96%

 

11 精密度

11.1 重复性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的测试获得的两次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0%

11.2 再现性

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操作者使用不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的测试,获得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5%

 

12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样品描述;

b) 本标准的编号(包括年号);

c) 测试结果;

d) 与本标准的任何偏离;

e) 在测试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f) 测试日期。


版权所有©2024 广州信谱徕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3051513号    sitemap.xml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